探寻工业40上海经验从智能工厂到智能管理服务
探寻“工业4.0”上海经验 从智能工厂到智能管理服务
18日,在位于上海金桥的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工厂,总成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
“通用汽车所属工厂全都采用确保高精度制造的两大‘利器’———激光在线测量和三坐标测量仪,以及锻造高品质车身两大‘法宝’———超高强钢焊接技术和激光钎焊技术,利用高密度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和高柔性GEO pallet 输送线,实现不到一分钟就能生产一辆白车身的高效率。”上海通用汽车动力总成制造工程高级经理李光亚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据李光亚介绍,利用柔性生产系统,上汽通用的工厂可以在同一生产线上实现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变速箱的无缝衔接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过去单一功能的专机已被淘汰,代之以柔性化的随行夹具,可根据需要自动切换选择所需要刀具。通俗的说就是机器人根据程序夹持零件,实现智能化操作。”李光亚解释说。
高效贯穿整个生产
据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透露,目前,基于大数据、传感器、摄像头等基础的半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应用于上汽通用的部分汽车。
上汽通用公共关系部别克公关传播高级经理卞佳君告诉导报记者,上汽通用正研发与推广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等解决方案,实现“绿色智能出行”,并逐步构建未来人、车、社会互联生态圈。
而另一家中国制造的代表企业三一重机也同样加速对接“中国制造2025”,通过生产模式的改变,实现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制造的有效融合。
导报记者在位于上海南浦的三一重机中挖公司总成车间看到,现代化的智能生产与绿树、鲜花和谐相融。
“厂房规划全面应用数字化工厂仿真技术进行方案设计与验证,分为装配区、高精机加区、结构件区、立库区、展示厅、景观区六大功能区域。”三一重机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李松杰告诉导报记者,这样的车间都是智能化、数字化模式的产物。
在这里,当有班组需要物料时,装配线上的物料员就会报单给立体仓库,配送系统会根据班组提供的信息,迅速找到放置该物料的容器,然后开启堆高机,将容器自动输送到立体库出库端液压台上。此时,AGV操作员发出取货指令,AGV小车自动行驶至液压台取货。取完货后,采用激光引导的AGV小车,将根据运行路径沿途的墙壁或支柱上安装的高反光性反射板的激光定位标志,计算出车辆当前的位置以及运动的方向,从而将物料运送至指定工位。
据介绍,在生产车间导入自动化制造模式,优化运行系统,提升设备生产制造能力,很好地应对了工程机械企业多品种、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方面的压力与挑战,迫使工程机械产品车间生产从传统的离散制造型向混流装配型转变。